您在這裡

【環運很有事系列講座】從環境爭議反思中國發展─由中國環境組織的行動策略談起

 本活動目前未開放報名(尚未開始或已截止)。
為了追求高速經濟發展,中國的環境污染已超過極限,霧霾、水污染、癌症村、代工廠中毒事件,及各種環境爭議層出不窮。中國環境組織如何在GDP至上的大環境中,選擇參與環境保護的行動策略?這樣的行動策略與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有什麼關係?
2015-09-19 18:30 加入 Google 行事曆
2015-09-10 08:38   至   2015-09-19 00:38
106 臺北市大安區溫州街74巷3弄2號

為了追求高速經濟發展,中國的環境污染已超過極限,霧霾、水污染、癌症村、代工廠中毒事件,及各種環境爭議層出不窮。近年各地反PX的「散步」、反焚化爐運動的抗爭、柴靜的《穹頂之下》、及全國各地環境維權發展成群體性事件等等,均顯示出民眾面對環境污染所產生的危機感,已開始化為行動。

各個環境組織以環境公益訴訟、綠色選擇倡議、環境資訊公開…等各種不同的行動策略,參與這場環境保護的浪潮。中國環境組織如何在GDP至上的大環境中,選擇參與環境保護的行動策略?這樣的行動策略與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有什麼關係?

綠盟邀請到近年積極投入環境公益訴訟的自然之友總幹事─張伯駒,跟我們分享自然之友近年的行動策略與思考。同時也請到在台灣協助RCA職災與公害問題訴訟的陳信行教授,從台灣的相關經驗出發,與中國的環境倡議行動情況進行深刻的對話。

主講人:張伯駒(自然之友總幹事)

與談人:陳信行(世新社發所副教授)

時間:9月19日(六)18:30-21:30
地點:流浪ing旅遊書店(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74巷3弄2號)

延伸閱讀: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:自然之友訴“垃圾填湖”

106 臺北市大安區溫州街74巷3弄2號
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,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。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,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。